国际络病学大会亮点直击|“通络”防治冠心病屡获突破-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医药经济报热点 > 正文

国际络病学大会亮点直击|“通络”防治冠心病屡获突破

发布时间:2025-02-26 16:41:42来源:


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冠心病分论坛汇聚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对冠心病的规范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冠心病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我国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1139万,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居民疾病和死亡负担的最主要原因,并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是目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深度解读《2024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冠心病与心律失常分论坛中2024年最新欧洲ccs(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展望。她指出在临床研究中显示通心络“双重”“双向强保护”作用可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是首个推荐用于常与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有关的术前创新中药。中医药可以作为西药治疗的补充,通心络等药物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方面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开辟了新路径。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梁春教授作题为《冠脉微血管功能评价与治疗进展》的学术报告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vd)是非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95%的冠脉微血管冠脉造影不可见,且发病率高、诊疗率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梁春教授在报告中详细梳理了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定义、诊断步骤、治疗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西药治疗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来改善症状,但对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有限。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药在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作为西药治疗的补充。”他指出目前西药治疗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没有特别好的一个循证学证据,主要依靠临床使用经验,但在传统中药方面证实,通心络在改善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方面有独特优势,并且也有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后续还需继续结合心血管内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力量,共同探索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新方法。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传玉教授作题为《通心络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的学术报告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高传玉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深入解读了通心络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高教授通过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通心络可降低 24 小时无复流发生率;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有助于降低事件发生风险和支架内再狭窄率。

 

 

专家面对面学术交流环节

 

在专家面对面学术交流环节,杨跃进教授详细阐述了“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中,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1年再次心梗风险74%,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刘肆仁教授也高度评价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专家共识,认为其制定严谨,循证医学证据充足,且通心络适用于各类冠心病患者,具有多机制、安全、性价比高等特点。

 

传统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和预后方面存在局限性,临床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专家学者们在本次国际络病大会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发现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心络正通过高质量循证研究走向国际,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医药经济报公众号

肿瘤学术号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头条号

分享到

  • 网站地图